今天是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焦点新闻

青岛最大规模企业搬迁启动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04 11:09:45

青岛新闻网  2008-09-22 06:10:59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爆料

    9月18日举行的全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动员大会,高调吹响了青岛企业大规模搬迁的号角。这次搬迁初步圈定了110户企业,是青岛历史上第一次专门出台政策、专门集中一段时间、专门划定搬迁范围、专门指定搬迁区域,实施一批企业的搬迁改造,注定会在青岛的工业发展史乃至城市发展史上留下强烈印记。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区域之间均衡发展等等深刻影响青岛未来的问题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寻获答案

 

   与今年以来珠江三角洲等地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大批迁移不同,青岛此次大规模搬迁企业,是经过长期筹划和精心准备,主动采取的战略举措——青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是这座城市正在实施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重大战略的组成部分,并被作为加快推进该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相信用不了几年,“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对于青岛发展的重大意义就将显现出来。这一必将促使青岛未来发生巨大变化的战略提出,今后将以胶州湾为依托,构建“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大城市框架,形成“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空间布局。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以“一主三辅”为主体的环胶州湾核心圈层,建设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际化、生态化、花园式现代化新城区。

    根据这一发展思路,原来以工业为主的胶州湾岸线,将调整为生态岸线、旅游岸线、生活岸线,环湾工业带布局将重新调整优化。在此背景下,老城区特别是四方、李沧老工业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必须加快调整,传统产业必须加快向郊区工业园区转移,而这些区域内的上百家企业顺利搬迁,成为极其重要的前提。

    据介绍,老城区企业在迁移过程中,将加速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而这些企业搬迁后,将腾出1万多亩开发用地,用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老城区保留的企业,则将重点发展都市工业。由此,老城区改造步伐将骤然加快,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将强势崛起,困扰青岛多年的城区南北差距、东西不均衡问题,可以借此得到根本解决。

    而在“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大青岛行进图上,老城区企业搬迁将力促青岛实现工业发展科学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县域经济工业化、土地利用集约化、服务产业现代化,青岛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来日可期。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市委专门成立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总协调组和规划建设、高新区开发、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3个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经贸委、市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该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按照“先易后难、分批组织、压茬推进”的原则推动搬迁改造,每年计划搬迁20余户企业,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老城区上百家企业的搬迁改造任务。

    110户企业大举搬迁,同时“留一批,破一批”

    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所规划的未来图景中,市南、市北、李沧、四方等老城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文化旅游、科技开发、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中心,为此,大批不符合新规划要求的工业企业将从老城区迁出。而对于企业的去留,我市遵循“搬一批,留一批,破一批”的原则,即搬迁一批企业,保留一批企业,破产一批企业。

    搬迁一批企业,主要是搬迁市内四区四类企业。一是影响城市铁路、道路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企业。二是影响居民生活、居住环境,特别是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环保、节能、减排问题且难以治理的企业。三是不符合城市功能规划和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企业。四是因企业自身发展空间需要,在老城区不能满足发展条件的企业。

    保留一批企业。一是就地保留。在符合规划、环保、安全生产、节能要求的前提下,保留现有电子信息产品研究开发与组装、软件开发与制造、钟表眼镜、服装服饰、工艺美术品、旅游品、食品加工等都市工业企业,以及发电、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企业。二是就地转型。企业可就地利用现有建筑物,转型从事现代服务业。

    破产一批企业。对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予以破产关闭。

    根据记者掌握的情况,此次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我市按照“搬一批,留一批,破一批”的原则,在四方、李沧两区25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初步确定了110户搬迁企业,其余135户为保留企业、6户为破产企业。搬迁企业共占地13904亩,职工65922人,固定资产169亿元。作为此次企业大搬迁的重点区域,李沧区按要求需要搬迁的企业达到50余家,职工总数为39000余人;此外还有区内搬迁企业30余家,职工总数为3800余人。四方区则有4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列入搬迁范围。

    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协调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使企业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我市将对搬迁企业和职工实施一系列鼓励政策。符合条件的搬迁企业,可以享受土地收回补偿补助和投资政策,并优先安排土地、能耗、排放等项指标。今后5年,市财政将安排1.5亿元引导资金,对重点搬迁项目给予部分贴息。“对于已经确定的搬迁企业,我市将‘鼓励早搬的,补助递减晚搬的,限制不搬’的,不折不扣地把搬迁优惠政策落实到按期搬迁的企业。”

    针对搬迁企业职工的安置,我市近日出台的《关于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的意见》规定,搬迁企业原则上应全部安置企业职工,职工不愿随企业搬迁的,企业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市领导在18日召开的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搬迁改造与和谐发展的关系,“老城区企业搬迁,不仅要让城市功能得到全面改善,而且要让企业发展得到发展空间,让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老城区企业的搬迁改造启动后,其腾出地的开发也已同时进入启动程序。据介绍,腾出的1万多亩用地将分为5个板块、7个片区进行综合开发。近期,我市拟启动两个板块的开发,一是以海云庵为中心的城市新功能板块,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一是以李沧铁路新客站为中心的商贸服务业板块,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工业功能区:企业新腾飞的策源地

    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关系到每一户企业的未来,关系到青岛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区功能优化,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那么,110户企业往哪里搬迁,才能促成一个结局多赢的最优方案?对此,可以从我市根据“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所制定的《青岛市工业布局调整意见》找到答案。

    根据该意见,今后,一批产业链发展和集聚效应突出、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特色明显的工业功能区,将成为青岛工业实现新一轮腾飞的策源地,而这些工业功能区,就是搬迁企业新的栖息地。

    依据该意见,搬迁企业将向五市的省级开发区、北部高新区和新规划的胶州洋河装备制造工业、胶南董家口重化工业、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平度新河化学工业、莱西姜山轻工业等6个功能区以及市指定集聚区转移。同时,我市还将继续推进南车集团四方机车、中化集团黄海橡胶、青纺联纺织等3个工业园的建设。

    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协调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称,我市将通过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向工业功能区转移。对向五市省级开发区、新增功能区、北部高新区和市指定区域搬迁集聚的大中型企业,一是按固定资产投资,每1000万元补助100万元,最高补助不超过1000万元;对企业在原固定资产规模基础上,新增加投资超过1亿元的,增加一次性补助200万元。二是市财政五年内共安排1.5亿元,重点对化工企业和搬迁有困难的重大项目给予部分贴息支持。

    除省级开发区和北部高新区外,新增的6个重点工业功能区,是今后我市工业布局和产业调整的重点区域。对于搬迁企业而言,这些由我市考量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科学规划的区域,因为与它们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而备受关注。

    据了解,这6个重点工业功能区,是我市根据城市发展方向、产业基础、配套条件、土地依法可开发性等情况,围绕构建区域经济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高、辐射能力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密切的大工业发展格局而规划的,其中,胶南董家口重化工业功能区为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临港工业;胶州洋河装备制造工业功能区为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零部件、石化装备、轻纺专用设备、电力电器装备等产业;平度新河化学工业功能区为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并承接青岛市区及各区市化工企业转移;莱西姜山轻工业功能区为轻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及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同时依托已有的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基地;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及零部件制造;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为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载重车、轻型车及汽车零部件。

    这些新增工业功能区与省级开发区、北部高新区所具备的共同特点,是产业特色明显,特别注重优势互补和产业配套,搬迁企业必然会在这里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首批老城区搬迁企业——青岛造船厂为例。该厂近50年来一直“蜷缩”于市南区,发展空间严重受限。按照搬迁计划,该厂迁至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这一区域因水域条件良好、腹地充足开阔、水陆交通便利,目前已成为我市船舶工业的聚集区,产业链条日趋完整,吸引了数家国内外大公司前来投资。青岛造船厂负责人表示,该厂将利用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的专业区域优势“水涨船高”。按照初步规划,该厂将投资20亿元建设新基地,生产能力、营销规模和盈利水平将分别是老企业的15倍、18倍和75倍。

    搬迁,绝不是简单的位移

    所有的搬迁企业都明白,此次搬迁绝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通过搬迁改造实现新的腾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全新位次的难得机遇。而这,也是我市推动老城区企业大规模搬迁的重要意图之所在。

    在《关于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的意见》中,我市为搬迁企业设定了明确目标,即,企业要通过异地搬迁,同步实现改造升级、合资合作、改制重组,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改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假若这些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市的工业布局将得到全面优化,新一轮经济腾飞将获得强大动能。

    这些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按照“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家电电子、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大工业体系,缔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市企业亟须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我市实施企业搬迁改造战略,即是有的放矢,鼓励企业在搬迁过程中,通过改造升级、合资合作、改制重组,实现规模、技术、装备、管理的快速提升,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在18日的动员大会上,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刘培民表示,该公司将把搬迁改造作为企业、产品战略重新定位的机遇,和提高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的机遇。搬迁过程中,该公司将与有关零部件企业研究就近配套问题,根据专用车行业的生产组织特点,不断拉长产品线,发展产业链。“可以预见,搬迁后通过改造升级,我们公司的产能和综合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将顺利实现2009年先建成20000辆各类重型专用车生产能力,2010年达产,进而再用两年的时间达到30000辆产销水平的目标。”

    我市在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将掀起新一轮合资合作的热潮,而这一时期的合资合作将体现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特点。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协调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我市将推动搬迁企业“高点选商”,吸引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据悉,市政府将于10月28日召开青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招商推介会,为企业“高点选商”创造机会。搬迁企业将通过引进外来资本和技术,特别是与国内外大公司合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迅速实现自身的升级改造。

    造船项目投资动辄几十亿,实施产品升级、规模扩张战略,必须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青岛造船厂已在实施搬迁计划过程中,成功地与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理念先进的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及其麾下的扬帆造船集团成为合作伙伴。下一步,青岛造船厂将重组为可建造10万吨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民用船舶的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和建造大中型军用舰船的青岛造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我市在实施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战略中,还鼓励企业利用搬迁的有利时机,积极进行改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我市搬迁企业中,青岛市纺织总公司按照“重点发展一批、稳定调整一批、退出市场一批”的思路,加紧进行调整重组,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公司董事长闫勇介绍,纺织总公司目前已在两个园区内搭建起棉纺项目平台,用以承接老城区棉纺企业的搬迁改造。在此过程中,该公司对亏损严重的企业实施了“关停”或整体调整,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达成了债务资产重组协议,为其实现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纺织装备水平得到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原青岛钢球厂破产后分离改制的小型国有控股企业——青岛飞燕临港精密钢球制造有限公司启动搬迁改造方案后,大力进行改制重组,迅速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工艺和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手持外贸出口订单已订到了2009年。

    据记者了解,首批20户老城区企业在各方面已具备条件,年底前将全部启动搬迁改造。根据市有关部门的初步预计,这20家搬迁企业的改造扩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是2007年的2.4倍,投入产出比为1:1.55,企业规模将实现翻番。对于正在搬迁的百余家老城区企业来说,这些数字确凿地提供了一个令人憧憬的未来。

首页

地址

电话